神經根炎是怎么回事呢,在我們生活中想必大家對于神經根炎這個疾病了解不是太多的吧,那么大家知道神經根炎的癥狀是什么呢,神經根炎的治療是怎么樣的呢,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。
廣義的急性神經根炎或稱多發(fā)性神經炎,包括急性發(fā)炎性脫髓鞘病變(急性炎癥性脫髓鞘性多發(fā)性神經病,AIDP),急性軸索性運動神經病變(急性運動性軸索神經病)及米費癥候群(Miller Fisher綜合征,MFS)。
AIDP及AMAN的臨床表現類似,MFS則以眼肌麻痹為主。要注意的是,急性神經根炎應該視為一癥候群,因此只要臨床表現符合下節(jié)所述,且已排除其他可能的診斷,即可診斷;有些急性神經根炎的臨床表現并無法完全與文獻所描述的一致,此時可以根據下一節(jié)的臨床癥狀:運動、感覺及自主神經的表現來描述。
臨床表現
典型癥狀是在幾天之內,手、腳發(fā)麻,由遠端往近端延伸(亦可由近端往遠端延伸);在感覺癥狀發(fā)生的同時或稍后,運動神經癥狀隨即開始;幾天之內,各部分肌肉次第受犯,疾病嚴重程度達到頂點:,從發(fā)病到嚴重的癥狀出現,不超過兩周;約有三分之一的病人,發(fā)病前數周,可能有輕微感冒或腹瀉的病史。依神經的受犯及程度而有不同,運動神經,感覺神經及自主神經皆可受犯。
運動神經
經常四肢(尤其是下肢)在肌肉無力結束開始,然后侵犯近端肌肉,但也開始由近端肌肉;根據疾病,可以使呼吸肌和顱神經支配的肌肉,包括吞咽、面部表情和眼球運動的肌肉,病人可以出現呼吸困難、吞咽困難、面癱和復視。
感覺神經
則以大直徑感覺神經的障礙為主,與本體感覺有關,病人早期出現的癥狀可以是非特異性的存在於肢體末端的麻、針刺感或痛感,隨著疾病的進行,本體感覺的障礙次第出現,如平衡缺失及感覺共濟失調(sensory ataxia)。
自主神經
其癥狀包括心律不整、出汗異常、瞳孔收縮障礙、便秘、腹瀉、排尿困難等。
病因
脊神經根炎的病因繁多,硬膜內、外段神經根炎的病因亦不盡相同。膜內段神經根炎常由感染、中毒、營養(yǎng)代謝障礙等引起;膜外段神經根炎常因局部受涼、受潮、肌肉及橫突外傷和炎癥等引起。膜內脊神經根炎的病變常較廣泛,且多為雙側性者;膜外段者病變常較局限,多為單側性者。
臨床表現
頸和胸神經根炎癥起病急、亞急性,一般為單側或兩側的肩部和臂部疼痛、麻木、無力、疼痛常沿外側或內側遠端向上、咳嗽、用力及解會加劇。上述癥狀常在受寒、勞累后明顯,溫熱和休息后減輕,檢查可發(fā)現在受累神經根支配區(qū)域內的感覺過敏(早期)、減退或消失(后期);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腱反射減弱或消失;上肢肌肉可有輕度萎縮;相應的頸、胸椎旁可有壓痛。此外可有皮膚溫度及顏色的改變、營養(yǎng)和汗腺分泌障礙等植物神經癥狀。
檢查
1.實驗室檢查對臨床診斷有輔助意義。腦脊液可有輕度淋巴細胞增高。
2.誘發(fā)電位。受損范圍內的肌肉可呈失神經性肌電圖改變,周圍神經運動和感覺傳導速度減慢。感覺神經誘發(fā)電位潛伏期延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