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季是心臟疾病的高發(fā)季節(jié),高溫天氣會使人體血液循環(huán)和代謝發(fā)生變化,心臟負擔加重,更易出現(xiàn)心肌缺血(心臟血液灌注不足,導致心肌供氧減少)。夏天心臟易缺血怎么回事?了解夏季心臟的脆弱點,避開傷害心臟的行為,才能降低心梗、心絞痛等急癥的發(fā)生風險。
一、夏天心臟易缺血的原因
1.高溫導致血管擴張
夏季氣溫升高,人體為散熱,外周血管擴張,回心血量減少,心臟需更努力工作才能維持正常供血,增加心肌耗氧量,易引發(fā)缺血。
2.出汗多導致血液黏稠
高溫下人體大量出汗,若補水不及時,會導致血液黏稠度升高,血流速度減慢,心臟供血受阻,尤其老年人和高血壓患者更易出現(xiàn)這種情況。
3.睡眠質量下降
夏夜悶熱、蚊蟲干擾等因素導致睡眠不足或質量差,會使交感神經興奮,心率加快,心肌耗氧增加,長期睡眠不足會誘發(fā)心肌缺血。
4.情緒波動與代謝加快
高溫易讓人煩躁、焦慮,情緒激動會使血壓升高、心率加快;同時,夏季人體代謝速度加快,心臟負荷加重,雙重作用下易引發(fā)心臟缺血。
二、夏天別做這5件事,避免心臟缺血
1.長時間待在空調房,溫度調太低
空調房溫度過低(低于24℃),與室外溫差大,進出時血管驟縮驟擴,會刺激冠狀動脈痙攣,減少心肌供血,誘發(fā)心絞痛。尤其有冠心病史者,溫差超過10℃時,心梗風險增加3倍。建議空調溫度設為26-28℃,定時開窗通風,避免長時間緊閉門窗。
2.大量飲用冰飲或吃冰食
冰飲、冰西瓜等低溫食物會刺激胃腸道血管收縮,導致全身血液循環(huán)紊亂,加重心臟負擔;同時,低溫會使冠狀動脈收縮,直接減少心肌供血,出現(xiàn)胸悶、胸痛。夏天補水應選擇溫水或淡鹽水,少量多次飲用,避免一口氣喝500毫升以上。
3.高溫時段劇烈運動或過度勞累
正午10點至下午4點氣溫最高,此時進行快走、跑步等劇烈運動,會使心率驟升(超過120次/分鐘),心肌耗氧量激增,易引發(fā)心肌缺血。老年人和心臟不好者,夏季運動應選早晨或傍晚,每次30分鐘以內,以散步、太極拳等溫和運動為宜,避免出汗過多。
4.飲食油膩、過量飲酒
夏季夜市燒烤、麻辣小龍蝦等重口味食物受追捧,但高油高鹽飲食會升高血脂、血壓,加重動脈粥樣硬化,導致冠狀動脈狹窄;過量飲酒會使心率加快、血壓波動,誘發(fā)心肌缺血。建議夏季飲食清淡,多吃蔬菜、雜糧,每周飲酒不超過1次,每次啤酒不超過500毫升(或白酒不超過50毫升)。
5.忽視身體信號,硬扛不適
夏季心臟缺血的癥狀可能不典型,如出現(xiàn)胸悶、氣短、左肩酸痛、惡心等,很多人誤以為是“天熱沒精神”而硬扛,延誤治療。尤其有高血壓、糖尿病史者,出現(xiàn)上述癥狀應立即休息,含服硝酸甘油(若有),15分鐘未緩解需立即就醫(yī),心梗黃金救治時間為發(fā)病后2小時內。